建筑学院周赟文老师,作为土木工程教研室一名专职教师,在他任教的两年时光里,始终坚守“四有好老师”的标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他积极探索新工科教育理念,推动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的转型升级,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坚定理想信念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那一刻起,周老师就深知肩上的重任。他始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以学生为主体”,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他深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每一堂课上,他都注重将专业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和严谨求实的态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新时代背景下,周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当前新工科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他强调跨学科融合,将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入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交叉学科的知识,提升综合能力。通过这些努力,他希望学生们能够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良好道德情操
在良好的道德情操方面,周老师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他深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他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做到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同时,他还经常在实验实训中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通过这些分组讨论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周老师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品质、提升综合素质。
三、扎实专业功底
周老师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培养,紧跟行业发展动态,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他深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因此,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相关领域前沿理论和技术,广泛阅读专业书籍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结构。从教以来,周老师不断打磨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前后荣获“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二等奖”、“科研先进分子”等荣誉称号。
四、教学成果显著
在教学方面,周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他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他还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在他的努力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并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多名学生也在全国建筑类院校平法应用技能大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省级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特别是在新工科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周老师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改革,引入了更多的实践环节和项目制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五、科研成绩斐然
在科研方面,周老师同样表现突出。他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主持一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成为本校在该项目上的实现零的突破。并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北大核心2篇、SCI期刊论文3篇、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6项。通过这些科研活动,他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也为学校的科研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他还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在新工科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周老师积极推动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周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成为了新时代教师队伍中的一面旗帜。特别是在新工科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他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推动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的转型升级,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