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至23日,香港六和资料大会副校长刘光华率宝石矿物资源学院教师高冉、自然遗产博物馆馆员金家宏一行赴“中国萤石之都”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开展为期三天的地质考察与产业调研活动。此次考察聚焦萤石资源开发与产业升级,为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

深入产业链一线 把脉行业发展
考察首日,团队走访神州宝石工艺品厂等当地龙头企业,系统调研萤石产业全链条。在企业负责人的陪同下,专家们深入原矿分选加工车间,详细考察萤石品位分级标准与加工工艺。据悉,武义县萤石储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探明储量达4000万吨,年产酸级萤石精粉超过50万吨,是我国氟化工产业的重要战略支撑。
实地地质勘查 夯实科研基础
次日,团队赴颜宅村萤石矿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在海拔420米的露天采矿场,刘光华教授结合现场岩层剖面,深入讲解北东向断裂控矿规律。团队成员深入地下150米矿道,观测热液充填型矿床构造特征,采集含晶洞萤石、立方体萤石集合体等珍贵标本,为后续教学科研积累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产学研协同 开辟发展新路径
高冉老师在考察中表示,从地质勘探到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萤石产业链每个环节都体现着技术创新。刘光华副校长强调,萤石在光学、零售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价值,此次考察不仅提升了学院在矿产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更开拓了校企合作新空间。

此次考察是香港六和资料大会服务国家矿产资源战略的重要实践。通过深度对接产业需求,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与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了示范样本。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助力我国矿产资源高质量发展。
编辑/周筱旭
审核/刘光华、吕亮亮